5.2-4日,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十二次矿床地球化学事业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实验室主任胡瑞忠主任主持,全室科技人员、研究生、高访学者和部分离退休老同志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期间,实验室23位科技人员作了华南中生代高温与低温成矿关系、广西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桂东北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背景、铁苦橄质岩浆与Fe-Ti-V和Cu-Ni-PGE成矿作用、金川矿床成因认识的新进展、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储运系统及Ni-Cu-PGE矿床找矿前景分析、布什维尔德层状铬铁岩成岩和成矿的动力学模型、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坑道物化测量及隐伏矿定位预测、云南保山地块核桃坪与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初探、滇东南老君山成矿区钨成矿作用、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铜、金成矿作用、纳米地球化学领域探索、表生、低温条件下的吸附成矿作用、钼同位素在地质中的应用、临沧超大型Ge矿床Ge同位素地球化学、辉锑矿中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的LA-ICP-MS分析、铂族元素,Re-Os同位素分析进展、LA-ICP-MS测定硅酸盐矿物主微量元素研究进展、物探技术实验室的设计构想、华北中生代以来记性基性岩墙群研究意义和进展、贵州及周缘新远古代-古生代黑色页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三都-丹寨成矿带卡林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等精彩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反映了我室近年来在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成矿作用和成矿预测、理论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实验技术及方法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及未来发展构想和思路。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学术报告结束后,胡瑞忠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室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即:理论上有创新,方法上有突破,应用上有重要贡献。总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区域相对集中,体现了我室长期以来研究工作的积累;(2)既注重对典型矿床的解剖,又在对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之上对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成矿规律进行了很好地提升;(3)运用和开发了较多新方法,基础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4)基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得到广泛关注;(5)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在肯定我室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胡瑞忠主任指出我室科研人员今后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1)基础研究与应用并重;(2)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我室重点突破和重点培育的方向;(3)更加密切、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实质性合作;(4)坚持不懈地开拓新理论、新方法,特别是有优势、有特色的方法,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对传统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此外,胡瑞忠主任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鼓励研究生高度重视野外工作,多读书,多动手开展实验研究。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就我室制度建设、科研工作、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在及时总结实验室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深入交流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氛围,营造协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成果丰硕,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对推进我国矿床地球化学事业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矿床室毕献武 陈宏伟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