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室邀请,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周晓辉与王于健两位青年学者于2019年1月9-11日访问我所并在我室1月10号召开的第15期青年学术论坛上做学术报告。
周晓辉作了题为“Structural Control on the Archean Lode Gold Deposits”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简单回顾了造山型金矿的定义、地质特征及其与变质变形的密切联系,接着以加拿大苏必利尔地盾发育的两条主要造山型金矿带(Rice Lake和Abitibi)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划分构造期次,并在此基础上识别不同期次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
王于健作了题为“Petrogenesis of Mafic-Ultramatic inclusions in Sublayer and offset dikes and implication s for the genesis of the Sublayer and Ni-Cu-PGE sulfide mineralization, Sudbury Igneous Complex”的报告。普遍认为,肖德贝里Cu-Ni硫化物矿床形成于~1.85 Ga的陨石撞击。王于健通过详细的显微镜下研究,在Sublayer的基性-超基性包体中发现了很多陨石冲击成因的变质结构,估算的冲击压力可能大于20 Gpa,为“陨石撞击”假说提供了有力的地质证据。此外,通过详细的全岩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些基性-超基性岩包体可能与Cu-Ni矿化没有成因联系。
报告进行过程中,两位学者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双方均表示受益匪浅。会后,两位学者参观了实验室。
王于建作报告
周晓辉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矿床室 朱经经 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