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4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大学、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我国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成矿理论及综合利用”启动会在贵阳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中科院地化所党委书记冯新斌,以刘丛强院士为组长的项目专家组成员:周琦总工、翟明国院士、沈树忠院士、毛景文院士、齐涛研究员、周美夫教授、范蔚茗研究员、胡瑞忠研究员,基金委地学二处副处长熊巨华,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敖剑,以及项目全体研究人员共计6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
启动会上,国家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介绍了NSFC-贵州省喀斯特中心项目计划的意义,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提出要求和期望。刘丛强院士介绍了喀斯特中心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历程,希望以“理论创新为主导,综合利用为辅助”的总体思路把项目管理好、实施好,努力做成“示范类项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中科院地化所党委书记冯新斌致辞,对项目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预祝本次启动会获得圆满成功。
随后,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瑞忠研究员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实施方案、任务分工等。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报告了课题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围绕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实现各课题预期研究目标,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专家组和项目成员围绕项目总体实施规划、具体研究思路、技术途径和管理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实施方案。自此,本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我国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成矿理论及综合利用”项目获得基金委和贵州省联合资助2520万元。我国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以沉积碳酸盐岩为主地层中形成的一系列超大型沉积矿床(铝、磷、锰等)和低温热液矿床(金、铅锌等)。然而,是什么主要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这套独特的矿床组合(沉积成矿对构造演化的响应机制、古环境演化对表生成矿的制约机制、低温成矿的构造—流体—岩性配置等)?如何进行矿床的深部预测和综合利用?目前还缺乏系统理解,制约了相关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本项目主要以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上述矿床为对象,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揭示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环境)事件的联系以及成矿元素运移聚集的主控因素,建立喀斯特地区这一独特地质单元的成矿理论体系和找矿预测方法体系,确定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为喀斯特地区矿产资源找矿勘查和高效利用提供坚实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项目拟着重开展以下6个方面内容的研究:①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深时全球变化与巨量锰磷成矿;②石炭纪-二叠纪深时古气候、古喀斯特演化与铝土矿成矿机制;③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与预测;④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与预测;⑤磷矿和铝土矿高效综合利用基础研究;⑥西南(贵州)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成矿-预测-利用综合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发言
项目专家组组长刘丛强院士发言
地化所党委书记冯新斌发言
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瑞忠研究员介绍项目情况
项目专家组成员合影
会议现场
(项目办公室 科技处/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