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上午,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27期“青年学术论坛”在矿床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硼自远方,汞迎老铁”,受矿床室高剑峰研究员和朱经经研究员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葵东教授、南京大学李伟强教授和矿床室邓昌洲博士分别就硼、铁和汞同位素在矿床学的应用作了精彩报告。本次论坛由高剑峰研究员主持,全所80余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
赵葵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流体成矿作用的硼同位素示踪”。他首先介绍硼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详细阐述硼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进展,指出尽管地质样品硼同位素的分析测试一直面临较多困难,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硼同位素的测试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随后他分别就目前硼同位素的溶液和原位分析方法的步骤和优缺点进行探讨,并系统分析了硼同位素分馏的可能机理。最后他以典型矿床剖析的方式分别展示硼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环境、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及建立硼同位素温度计等矿床学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他指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经建立完善的硼同位素原位分析方法,并欢迎我所同行与他们开展合作研究。
赵葵东教授作报告
李伟强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研究”。他指出条带状铁建造(BIF) 是一种特殊的海相富铁沉积岩,主要产出于前寒武纪,具有特征性的富硅-富铁交错条带。条带状铁建造既是最重要的铁资源,也是研究早期地球演化的重要载体。他结合精细的Fe-Nd同位素剖面详细分析了BIF中铁的可能来源,提出了BIF的双源模型:洋中脊热液+陆源物质。全球性的条带状铁建造沉积事件距今6.5亿年左右的“雪球地球”事件之后骤然终止,消失的原因却一直存在争议。他所在团队以华南新元古代典型BIF为突破口,分别选取近岸浅水环境的富禄铁矿和远岸深水环境的新余铁矿开展研究,以铁同位素为重要研究工具,并综合地质与其他多种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揭示了为何BIF在成冰期重新出现,而全球性的BIF沉积在成冰期后消失的根本原因。随后他指出陆源铁经过了微生物的铁还原作用,并暗示晚太古代微生物作用曾经十分繁盛,最后他提出晚太古代海洋系统在1000年尺度是稳定的,而在10万年尺度则是变化的。
李伟强教授作报告
邓昌州博士的报告题目为“低温热液矿床汞同位素特征初探”。他首先从汞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的角度,介绍了汞同位素在低温热液矿床研究中应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工作成果和最新研究认识,介绍了汞同位素在不同类型低温矿床中的组成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限定作用。随后他通过对一处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同介质中汞同位素组成剖析,展示了如何利用汞同位素揭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不同的金属来源。最后他总结了汞同位素在低温热液矿床研究中的潜在用途。
邓昌州博士作报告
报告会上,三位报告人与在场师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会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会人员均表示获益良多。本期论坛的举办促进了稳定同位素与矿床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现场
(矿床室刘亮、邓昌州/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