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下午,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29期“青年学术论坛”在矿床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时‘铬’三日,刮‘钼’相看”,受矿床室高剑峰和朱经经研究员的邀请,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侯通教授和舒启海副教授分别就富水流体在层状铬铁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及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钼成矿作用作了精彩报告。本次论坛由柏中杰研究员主持,全所60余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
侯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实验研究岩浆期富水流体在层状铬铁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首先简要介绍了铬铁矿的类型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回顾了层状铬铁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层状铬铁矿形成过程中岩浆期富水流体的作用这一科学问题。随后他详细介绍了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的实验岩石学验证,指出岩浆房的晶粥体内富水流体的加入可以使硅酸盐矿物熔融,使铬尖晶石单一矿物结晶范围扩大。他进一步分析了富水流体的来源,提出围岩混染引入富水流体导致的周期性加水熔融是形成层状铬铁矿的关键因素。
舒启海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钼成矿作用”。他首先介绍了中国钼矿床特别是东北地区钼矿床的分布及规模。随后详细介绍了东北中生代钼成矿作用的时空空格架及构造背景,指出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三叠纪的后碰撞伸展、侏罗纪的低角度俯冲和之后白垩纪的俯冲板片后撤。通过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成矿岩体的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成分,指出东北地区不存在区域规模Mo金属预富集。他进一步分析了控制Mo金属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提出岩浆体积、挤压-伸展转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氧逸度控制了Mo矿床的形成。
报告会上,两位报告人与在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会人员均表示大有收获。
(矿床室陈宏伟/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