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室邀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衍景教授于5月19日至5月21日访问我所,并参加矿床室5月20日举行的“地球演化与成矿高级学术论坛”系列讲座,带来一场精彩的“23亿年大氧化事件及成矿大爆发”前沿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胡瑞忠研究员主持,会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陈衍景教授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与研究。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任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独立完成), 2009和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项(第1完成人),其它省部级奖励6项。主编OGR等专辑和文集14本、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100余人,在地学领域发表重要学术论著超过200篇。先后担任矿床权威期刊JGE和OGR副主编,国际“碰撞成矿研究组”组长。
与以往我们了解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不同,陈衍景教授这次介绍的是他及合作者的另一项系统性原创工作——古元古大氧化事件及成矿响应。古元古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 GOE1; Holland et al.,1999)是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之一,它处于地球演化的构造静寂期,涉及 26-18 亿年期间超大陆聚合-裂解、全球冰期、生命爆发、成矿爆发、地球演化、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是地球各圈层演化处于关键转变期的集中体现。目前是国际早前寒武纪研究热点和前沿。
然而,早在1987年陈衍景教授就立足华北克拉通开始开展这项“Catastrophe(突变)”研究。取得了系统性成果:⑴通过全球对比建立了以条带状铁建造→冰碛岩→火山岩+多类富氧标志为主线的事件谱系,提出了先水圈后气圈的两阶段氧化模式,厘定休伦冰期为23?22.5亿年,重建了大氧化事件谱系;⑵在华北4省发现古元古代碳酸盐δ13C正异常,揭示华北克拉通的响应,证明事件的客观性;⑶运用软硬酸碱理论推定氧化环境沉积物稀土总量高、铕亏损,还原环境则相反,提出了沉积物稀土地球化学变化的氧化还原模式;实现了标识方法的创新;发现华北南缘沉积物铕亏损始于23亿年前,缘于还原环境突变为氧化性,即大氧化事件;⑷论证了事件的系统性、全球性及铁镁硼等成矿大爆发,识别了霍邱、舞阳等铁矿属苏必利尔湖型;⑸确定华北巨量古元古代石墨矿床为生物变质形成,证明生命繁盛,光合作用强烈;(6)在华北克拉通发现了休伦冰期的冰碛岩。
成果被冰川学家Young(2014 PR)作为结论引用,翟明国院士和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投票委员陆松年教授等予以充分肯定。1988年天津国际元古宙会议宣读成果,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立即在GTS中增设23亿年为层侵纪/成铁纪分界。至少5种以上不同学科方向国际教材引用该项成果,包括:前寒武纪研究权威Condie教授(2015)引用到“Earth as an Evolving Planetary Syestem”(Third Edition),国际地层年代表编写者Ogg教授等(2016)引入“A Concise Geologic Time Scale: 2016”,天体生物学家Hanada教授(2019)引入“Astrobiology”等。
陈衍景教授呼吁我国学者加入古元古大氧化事件的研究中来,期待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展现我国特色研究,并争取某些方面应有优势。
陈衍景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矿床室 汤好书 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