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The 201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ma-related Mineralization: New Methods and Progres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矿床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该研讨会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邀请到了来自加拿大、德国、泰国和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位科学家做报告。会议由钟宏研究员和高剑峰研究员主持。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李扬博士做了题为“A metal Rhythm Under Absolute and Relative Timeframes”的学术报告 。该报告以驱龙铜矿为例,通过绝对时间(对石英-辉钼矿脉中的辉钼矿开展高精度Re-Os定年获得)和相对时间(由大颗粒石英晶体由核至边的生长顺序获得)两种研究手段,结合原位石英氧同位素分析,从两个角度分别确认了斑岩成矿作用是幕式发生的,每一个幕式的成矿作用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万年尺度)。
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Punya Charusiri博士的报告题目为“Distributions of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Sukhothai Fold Belt, Thailand”。该报告详细介绍了泰国Sukhothai褶皱带的基本地质特征,以及带内分布的众多矿床类型(尤其是其中的Au-Sb矿床)。该带内的岩浆岩大多为磁铁矿系列,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成岩年龄在187Ma-260Ma之间,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年轻的趋势,可能与特提斯洋的多期向东(古方向)有关,且岩浆活动早于区内的Au-Sb成矿作用。
南京大学李伟强教授作了题为“Understanding mineralization using metal stable isotopes: new developments”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报道了对德兴铜矿床开展的K和Mg同位素研究结果,提出热液蚀变会造成显著的K(1.4‰)和Mg(0.8‰)同位素分馏,且相对于新鲜的斑岩样品,蚀变斑岩通常具有更重的K和Mg同位素组成;然后介绍了对华南锡矿开展的Sn同位素研究,发现即便在同一个锡石颗粒中,也会存在显著的Sn同位素分馏。李伟强教授进一步提出金属稳定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指示金属来源上意义有限,但在对成矿过程限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Sasha Aleksandr Stepanov博士的报告题目为“Origin of rare metal granites/pegmatites: role of fractional crystallisation of mica and monazite”。报告首先介绍了Nb-Ta矿床以及与之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的基本特征,然后通过对天然Nb-Ta矿床和实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Nb-Ta矿床的形成于岩浆高度分异演化有关。富Ta花岗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黑云母的分离结晶,其可以抑制金红石和榍石的分离结晶,从而避免Ta的亏损。
德国波兹坦地学中心Dan Harlov教授的报告题目为“Kiruna-type iron oxide-apatite (IOA) ore deposits of the Middle- Lower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Genesis and evolution”。报告首先介绍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赋存在火山岩中的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的分布情况和地质特征,然后通过对其中的流体包裹体和不同阶段热液磁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提出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的形成与高温(~800℃)、超高盐度(~90 NaCl wt%)的岩浆流体有关。同时结合地质产状,提出区域上浅部的矽卡岩型铁矿和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和深部发育的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可能形成于同一岩浆热液系统。
Paul Robinson教授的报告题目为“What can ophiolite-hosted diamonds tell us about the origin of podiform chromitites?”。Robinson教授对蛇绿岩带中的铬铁矿内部的矿物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中广泛发育有金刚石、Ni-Mn-Co合金、自然Mn和硅酸盐熔体等多种矿物包裹体。尤其重要的是,在其中还发现了许多壳源矿物包裹体,如黑云母、白云母、石英、帕托石和年龄极老的锆石。Robinson教授提出所有豆荚状铬铁矿都起源于莫霍面之下,且其寄主蛇绿岩可能遭受过俯冲物质的改造,记录了古老俯冲物质的再循环过程。
我所宋谢炎研究员做了题为“Mantle derived magma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sulfide mineralization in orogenic belt”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以产出在东昆仑造山带中的夏日哈木Ni-Co矿床(408Ma)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该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通过对其中斜方辉石环带、铬铁矿成分、全岩Sr-Nd同位素和铂族元素、矿石Ni/Cu比值等研究,提出该矿床起源于俯冲结束后的板片断离过程,板片断离导致的软流圈上涌诱发软流圈本身和交代辉石岩的部分熔融,幔源熔体上升过程中还混染了少量地壳物质,在岩浆通道中可能还发生了岩浆的多期补给过程。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曹明坚博士的报告题目为“Magmatic and hydrothermal formation processes at Black Mountain porphyry Cu-Au deposit, Philippines: Insights from mineral chemistry and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ization”。报告通过详细的矿物学工作,揭示了菲律宾Black Mountain斑岩Cu-Au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该矿床中的角闪石、斜长石广泛发育反环带和韵律环带,指示深部岩浆房经历过周期性的基性岩浆补给作用。由于矿区内的基性岩浆具有更高的Cu含量,曹博士提出深部岩浆房的基性岩浆补给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金属元素和S,该过程是Black Mountain斑岩Cu-Au矿床成矿的关键因素。
我所杜蔚研究员做了题为“Exsolution of Pyrope-grossular Garnets at High pressureand High temperature”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通过高温高压试验获得的石榴子石中镁铝榴石-钙铝榴石出溶的研究成果,观察发现合成温度和淬火时间与微观应变之间存在关联性。在8Gpa-1200℃条件下和10Gpa-1300℃条件下,有两种不同相态的镁铝榴石-钙铝榴石出溶。更为准确的镁铝榴石-钙铝榴石出溶相图还需更多的实验研究工作确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昕博士的报告题目为“Fe isotope studies of magmatic Ni-Cu sulfide deposit---- An example from Lengshuiqing, SW China”。报告以冷水箐岩浆硫化物Ni-Cu矿床为对象,发现全岩S含量大于2 wt%的矿石中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铁同位素均一,D56FePo-sil约为-0.4‰, 说明硫化物熔体-硅酸盐熔体处于Fe同位素平衡状态。对于全岩S含量小于2 wt%的矿石,其磁黄铁矿铁同位素可以低至-1.25‰,推测这些样品中混染了的相对较高围岩中的铁,导致对应的硫化物熔体具有较轻铁同位素组成。同时,黄铜矿铁同位素组成比共生的磁黄铁矿铁同位素重,两者的Fe同位素分馏在1.06至1.77‰之间。冷水箐矿床的研究表明铁同位素的分馏可能与硫化物熔体结晶过程相关,并且很可能是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
南京大学章荣清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Granite-related tin deposits in the Youjiang Basin, South China”。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对右江盆地内个旧和大厂Sn矿床的锡石U-Pb定年结果,其年龄均主要集中在80Ma-100Ma,与区域内花岗质岩浆活动时代相同,暗示这些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而非SEDEX型。同时进一步通过锆石微量元素组成,提出个旧矿田东部花岗岩具有相对较低的氧逸度,有利于Sn矿化,因而主要Sn矿床集中在矿田东部。通过Pb-Ba含量的差异,提出大厂矿田中的Sn矿化主要与源区中黑云母的分解有关。
E. Ivleva博士的报告题目为“Distribution of large gold depos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agmatism, Kyrgyzstan”。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主要的金矿床,其类型包括斑岩型、造山型、侵入岩容矿型、矽卡岩型和卡林型等。报告选择Togolok和Jangart两个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区内出露的主要岩浆岩开展了岩石成因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这些岩浆岩形成于290Ma-300Ma左右,为壳-幔物质混合形成的I型花岗岩,其形成于南天山洋闭合后的后碰撞伸展背景。
本次会议得到了所内外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的高度关注,百余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踊跃提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有效促进了地化所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矿床室 黄明亮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