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下午,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届中韩青年地球化学”讨论会成功举办。
讨论会采取线上的方式,邀请了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江原道国立大学、我国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7位青年学者参会,并分别对计算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报告交流。
韩国江原道国立大学KideoK Kwon博士以“Nanoscale thermodynamics and formation pathways of iron sulfides at low temperatures”为题,应用热力学计算模拟了铁硫化物在低温条件下的形成过程,强调纳米尺度下铁硫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会发生反转。
南京大学汪恺博士的报告题目为“Partitioning of noble gases during Earth’s core segregation: A possible core reservoir for primordial noble gases”,他采用了先进的分子模拟手段,揭示了早期地球形成过程中稀有气体同位素在地核与地幔中的分布状况。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ung Hun Seo教授做了题为“Magmatic-hydrothermal processes of UST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Texture) in the W-Mo forming Eonyang-Sanne Granite, Korea”的报告,讲述了岩浆热液矿床中常见的UST组构的形成机制,强调压力转换和过冷对UST形成的重要性。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Park Jung-Woo教授的报告题目为“Using platinum group element geochemistry to constrain chalcophile element fertility of magmas associated with porphyry Cu-Au deposits”,他通过对Niuatahi和Pual Ridge弧岩浆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出铂族元素可指示岩浆中Cu和Au元素的含量变化,提出铂族元素可有效区分贫矿与成矿岩体并对矿化类型(Cu或Cu-Au矿)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郝宏达博士以“Role of magma differentiation depth in the formation of Au-rich porphyry deposits”为题,通过统计全球典型超大型斑岩Cu矿床中的Au品位与岩浆形成深度(La/Yb比值),提出深度是控制超大型斑岩铜矿富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岩浆演化深度越浅,越有利于富金斑岩铜矿的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舒启海教授做了题为“Fluid nature and metal deposition mechanism of Zn-Pb skarns: 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 compositions”的报告,该报告基于流体包裹体原位成分分析结果,系统揭示了矽卡岩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演化过程和矿质沉淀机制,并就如何预测评价伴生金属成矿潜力给出了新的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王新松博士的报告题目为“The transport of tungsten in hydrothermal fluids: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他通过溶解度实验方法揭示了钨在单一NaCl、含F和/或含P的NaCl体系中,钨的迁移形式及溶解度控制因素,提出含F或者含P岩浆热液体系对钨的迁移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郝宏达博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朱经经研究员共同主持了本次讨论会,参会学者开展了交流与探讨,充分促进了中韩两国青年地球化学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矿床室 朱经经/ 供稿)
版权所有: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5891199 传真:0851-5891664 电子邮件:chenhongwei@mail.gyig.ac.cn
京ICP备05002857号